当前位置:

计算机学院师生积极探索“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2-12-04

计算机学院师生积极探索“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FIP项目团队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我校始终坚持把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党委书记、终身校长邹广严教授带领全校师生不断探索深化高质量人才培养之道,先后提出“高阶教学”“深度学习”“非认知能力培育”“教职工情感劳动”的“四大框架”理论。

计算机学院践行我校“四大框架”,积极探索以项目驱动“高阶教学”,学生自主“深度学习”,在真实项目的锻炼下,孵化论文、竞赛、课题等成果,全面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有效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高阶能力,实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22年12月2日,在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志敏教授和党总支副书记李菲老师的指导下,大数据系系主任王科副教授、学生科科长兰春梅老师带领的FIP项目团队在四维大楼D103教室举行了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FIP项目团队基于企业真实商用项目为基础,由三名企业导师的全程深度指导,团队成员涵盖大二到大四年级,形成了梯队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团队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培训、管理、考核机制,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孵化出多个投入市场的商业项目,并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客户认可和好评的优秀队员。

出席本次总结表彰活动的嘉宾有学院院长张志敏教授、党总支副书记李菲老师、大数据系系主任王科老师、大数据系副系主任杨声英老师、项目培训导师罗亚丽老师、企业导师陈泉林校友、学生科科长兰春梅老师、团总支书记魏周思宇老师。

首先,兰春梅老师对项目组织工作进行了汇报。团队从10月开始招募,进行了3轮面试,最终确定团队现有成员共计20名。为了迅速提升团队同学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各项线上线下相培训业务。兰老师介绍到,项目组进入正常稳定的运行阶段,于是迅速启动将实际开展的落地项目孵化竞赛项目的工作,组建了两支强有力的团队来承接比赛,进行反复的打磨和商业化包装,确保12月顺利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项竞赛,以项目促比赛,以比赛促学习。

王老师就音谷与数字孪生项目分别作了介绍,其中数字孪生项目在年底会给公司进行第一阶段成果的对接。王老师就团队成员这一个月的整体表现做出总结,从FIP团队成立到现在,业务线上的同学学习能力和代码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大家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都表现出不服输的精神,通过各种学习途径都一一得以解决。同学们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大家都会自发到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很多时候工作到凌晨也没有人退缩,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

颁奖环节逐一揭晓了“打卡时间最长”、“加班最多奖”、“最爱问问题奖”以及“学习进步奖”,并表彰了团队管理人员。张院长和各位老师为同学们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表彰结束,团队里经验丰富的马超和滑雪同学就他们加入团队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分享。马超同学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大家,滑雪则分享了自己从开发岗转变为产品经理的成长过程。同学们都表示进入到项目组以来,自己的收获非常大,和课堂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项目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它,让自己学会了独立思考,成长非常迅速。

新加入FIP团队的赵晨龙和李妍玲也积极的分享了他们的收获。李妍玲同学说到,在她来到FIP团队之后,她接触到了许多测试的知识,学长学姐一直包容她、鼓励她、陪伴她。赵晨龙同学提到,在FIP团队里,他接触到了许多平常接触不到的项目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FIP对他来说是一支很重要、很有归属感的团队。

接下来,团队成员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你画我猜游戏,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最后,张院长做了重要讲话。张院长对团队的工作高度肯定。张院长表示,FIP团队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FIP的现状和成果是一种非常具有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非常鼓励大家组成这样的团队,以研促赛,以赛促学。这种梯队式的培养模式解决了传统的断层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完全实现了学生的自学、自教的效果。张院长强调了新模式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更多的期望。张院长认为表达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中,表达沟通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大家发展的垫脚石。最后张院长预祝团队在王科老师的带领下,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投稿: 严敏瑞

                                                              审稿:兰春梅

E6D37

D7CA9

C54DC

F14AC

C80E1